在恒压供水系统中,当压力不够且需启动软起功能时,可通过变频器与PLC协同控制实现压力稳定与设备保护,具体方案如下:
一、核心控制逻辑
压力检测与判断
PLC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压力,当压力低于设定值(如0.4MPa)时,触发软起流程。
关键参数:设定压力下限(触发软起)、压力上限(停止加泵)、压差偏差(防止频繁启停,如±0.05MPa)。
软起启动流程
步骤1:PLC发出命令给变频器,停止当前变频泵输出,断开变频回路接触器(防止逆变管损坏)。
步骤2:当电机转速降至40Hz左右时,PLC控制切换至工频电源回路,避免全压静止启动,减少电流冲击。
步骤3:PLC控制变频器按预设加速曲线(如斜坡恒流模式,加速率20Hz/4ms)软启动下一台泵,并通过PID调节维持设定压力。
多泵协同控制
上限频率:比变频器最大频率低1-2Hz(如48Hz)。
下限频率:比变频器最小频率高1-2Hz(如10Hz)。
软起动时间:与PID积分时间匹配(如10-20秒),避免系统振荡。
用水量增加时,变频泵达上限频率后,PLC启动软起动器将备用泵切入工频运行。
用水量减少时,变频泵达下限频率后,PLC停止工频泵,避免压力过高。
“一控X”方案:一台变频器控制多台水泵,根据用水量动态切换工频/变频模式。
参数设置:
二、关键技术实现
软起动器应用
初始电压:设为额定电压的30%-50%(如150V)。
启动时间:根据负载惯量调整(如风机类负载10-20秒,泵类负载5-10秒)。
功能:通过晶闸管调压实现电机平滑启动,减少电流冲击(启动电流降至额定电流的2-4倍)。
参数配置:
保护功能:过载保护(反时限特性)、缺相保护、过热保护(通过散热器温度检测)。
PID调节优化
比例增益(P):压力波动大时减小P值(如从2.0调至1.5),动态响应慢时增大P值。
积分时间(I):快速响应时减小I值(如从1.0调至0.8),但需避免积分过小导致振荡。
微分时间(D):抑制超调,一般设为I值的1/4-1/3(如D=0.2-0.3)。
工频/变频切换控制
变频泵频率达上限且压力仍不足时,切换至工频泵。
变频泵频率达下限且压力过高时,停止工频泵。
切换条件:
延时设置:切换前延时3-5秒,避免频繁启停(如用水量波动导致压力短暂超限)。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压力波动大
调整PID参数(如P=1.8,I=1.2,D=0.3)。
增加传感器信号滤波(如移动平均算法)。
检查管网阀门是否关闭严密。
原因:PID参数不合理、传感器信号干扰、管网泄漏。
解决:
软起动失败
检查电源三相电压是否平衡。
降低软起动初始电压(如从50%调至40%)。
延长启动时间(如从10秒调至15秒)。
原因:电源缺相、负载过重、参数设置错误。
解决:
水泵无法进入睡眠模式
调整睡眠频率阈值(如从25Hz调至30Hz)。
检查管道是否漏水(导致压力无法上升)。
原因:未满足睡眠条件(实际压力>目标压力且频率<睡眠频率)。
解决:
四、应用案例
某小区恒压供水系统:
原问题:用水高峰时压力波动达±0.2MPa,水泵频繁启停。
优化方案:
效果:压力波动降至±0.05MPa,水泵启停次数减少70%,节能率达25%。
采用“一控X”方案,一台变频器控制3台水泵(2用1备)。
软起动器初始电压设为40%,启动时间12秒。
PID参数调整为P=1.6,I=1.0,D=0.2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