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达 B2 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接地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报警(如过流、编码器故障)、运行不稳定(抖动、异响)或安全隐患(漏电),排查需从接地回路完整性、绝缘性能、干扰源三个核心方向入手,结合分步检测方法定位问题:
一、先明确接地故障的常见表现
接地故障的典型现象可作为排查线索:
二、接地故障排查步骤
Step 1:检查接地回路的物理连接是否可靠
接地故障的首要原因是接地端子松动、断线或未按规范连接,需逐一验证:
Step 2:检测绝缘性能,判断是否存在 “接地短路”
接地短路(如绕组接地、内部元件击穿)会导致漏电或过流,需用兆欧表(摇表) 或万用表检测绝缘电阻:
Step 3:排查接地回路中的 “共地干扰” 或 “地环流”
若接地连接和绝缘均正常,但仍有干扰或不稳定,可能是地电位差导致的地环流:
Step 4:排除外部环境或设备干扰
三、常见接地故障的解决方法
故障类型 | 排查结果 | 解决措施 |
---|---|---|
接地松动 | 端子螺丝松动、导线断线 | 重新紧固端子(按规定扭矩),更换损坏导线 |
接地不良 | 接地电阻>4Ω,接地体生锈 | 更换接地体(用镀锌角钢打入地下≥2 米),增加接地极 |
电机绕组接地 | 电机绝缘电阻<10MΩ | 维修电机绕组(更换线圈),修复破损线缆 |
驱动器内部接地短路 | 驱动器主回路绝缘<1MΩ | 更换驱动器(内部功率元件损坏) |
地环流干扰 | 地电位差>1V,屏蔽层两端接地 | 改为单点接地,加粗接地线,增加接地排截面积 |
总结
接地故障排查的核心逻辑是:先物理连接(是否接牢、规范)→ 再绝缘性能(是否短路)→ 最后干扰因素(地环流、布线)。排查时需断电操作(兆欧表检测必须断电),必要时借助万用表、兆欧表等工具量化检测数据,避免凭经验判断。若确认接地回路无误但故障依旧,需进一步检查驱动器参数(如电机型号匹配)或硬件本身是否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