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尼得科变频器专营    

变频器,驱动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三菱plc如何实现多个分布蔬菜大棚的集中管理?
新闻中心
三菱plc如何实现多个分布蔬菜大棚的集中管理?
发布时间:2025-11-0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三菱 PLC 实现多个分布式蔬菜大棚的集中管理,需结合远程通信技术传感器数据采集执行机构控制上位机监控,构建 “现场控制 + 远程传输 + 集中管理” 的三层架构。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案:

一、系统架构设计

将整个系统分为三级,实现分散控制与集中管理的结合:

  1. 现场控制层(单大棚 PLC 控制):每个大棚部署 PLC,负责本地传感器数据采集(温湿度、光照、CO₂等)和设备控制(风机、喷淋、卷帘等)。

  2. 通信传输层:通过有线 / 无线通信将各大棚数据上传至集中管理中心,并接收中心指令。

  3. 集中管理层(监控中心):通过 SCADA/HMI 系统实现所有大棚的状态监控、参数设置、报警管理及数据分析。

二、单大棚 PLC 控制方案(现场控制层)

每个蔬菜大棚需配置 PLC 及相关设备,完成本地自动化控制:

1. 硬件配置(单大棚)

  • PLC 选型:小型三菱 PLC(如 FX5UC-32MT/DSS,支持以太网和扩展),满足 I/O 需求(8~16 点 DI/DO,2~4 路模拟量)。

  • 传感器

    • 温湿度传感器(如 SHT30,4~20mA 输出,接入 PLC 模拟量输入);

    • 光照传感器(0~10V 输出,监测光照强度);

    • CO₂传感器(用于通风控制);

    • 土壤湿度传感器(控制灌溉)。

  • 执行机构

    • 继电器 / 接触器:控制风机、水泵、加热棒(DO 输出驱动);

    • 变频器:调节风机转速(AO 输出 0~10V 控制);

    • 电磁阀:控制喷淋、施肥管路(DO 输出)。

2. 本地控制逻辑

PLC 通过程序实现单大棚的自动调节,例如:

  • 当温度>30℃时,自动启动风机(Y0=ON),温度<25℃时关闭;

  • 土壤湿度<50% 时,开启灌溉水泵(Y1=ON),达到 70% 时关闭;

  • 光照不足时,启动补光灯(Y2=ON)。

  • 本地保留手动控制按钮(如 X0 手动启动风机),优先级高于自动逻辑。

三、远程通信方案(通信传输层)

关键是实现多个大棚 PLC 与集中管理中心的数据交互,根据大棚分布距离选择通信方式:

1. 近距离集中(大棚间距<1km)

  • 以太网总线:通过交换机将各大棚 PLC(带以太网模块,如 FX5-ENET/IP)接入局域网,IP 地址按大棚编号分配(如大棚 1:192.168.1.10,大棚 2:192.168.1.11)。

  • 优势:速率高(100Mbps),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(如温湿度实时监控)。

2. 远距离分布(大棚间距>1km)

  • 无线传输

    • 各大棚 PLC 通过4G/5G DTU 模块(如有人物联网 USR-G781)接入公网,数据上传至云平台(如三菱 MC Cloud、阿里云 IoT)。

    • 或采用LoRa 无线模块(如 SX1278)组建私有网络,适合偏远地区(通信距离 3~10km,低功耗)。

  • 有线传输:通过光纤收发器扩展以太网距离(单模光纤可达 10km),适合固定布线场景。

3. 通信协议

  • 采用Modbus TCP/IP(通用协议,跨品牌兼容):PLC 作为服务器,集中管理中心作为客户端,读写 PLC 寄存器(如 D 区存储温湿度数据)。

  • 三菱专用协议:如MC 协议(通过以太网),支持高速数据传输(适合 Q 系列 PLC)。

四、集中管理中心实现(集中管理层)

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多大棚的统一监控与管理:

1. 硬件与软件

  • 服务器 / 工控机:部署监控软件,存储历史数据(如 MySQL 数据库)。

  • 监控软件

    • 三菱GX Works3+GT Works3:通过 GT Works3 制作 HMI 画面,连接各 PLC 实时显示数据。

    • 第三方 SCADA(如 WinCC、Intouch):支持多协议接入,适合大规模系统(10 个以上大棚)。

    • 云平台(如 MC Cloud):支持手机 APP 远程监控,适合分散式管理。

2. 核心功能

  • 实时监控:集中显示所有大棚的温湿度、设备运行状态(如风机是否运行),用动画模拟大棚场景。

  • 参数设置:远程修改各大棚的控制阈值(如将大棚 1 的温度上限从 30℃改为 32℃),参数通过通信写入 PLC 的 D 寄存器。

  • 报警管理:当某大棚温湿度超标或设备故障时,系统弹窗 + 声光报警,并记录报警时间 / 位置(如 “大棚 3 温度>35℃”)。

  • 历史数据分析:存储每天的温湿度曲线、设备运行时长,生成报表(如能耗分析、产量关联数据),辅助优化种植策略。

  • 远程控制:手动远程操作设备(如远程启动大棚 2 的喷淋系统),权限分级(管理员可操作,普通用户仅查看)。

五、PLC 程序设计要点

  1. 数据分区存储:每个大棚 PLC 的寄存器按功能分区,例如:

    • D0~D10:传感器数据(D0 = 温度,D1 = 湿度,D2 = 光照);

    • D20~D30:控制参数(D20 = 温度上限,D21 = 湿度下限);

    • D50~D60:设备状态(D50 = 风机状态,D51 = 水泵状态)。

  2. 通信接口程序:编写 Modbus TCP/IP 服务器程序(或 MC 协议服务),允许集中管理中心读写指定寄存器。

    • 例:FX5 系列通过MODBUS_TCP_SRV指令配置服务器,端口 502,映射 D0~D100 为可读可写。

  3. 故障自诊断:PLC 检测传感器断线(如模拟量输入超出量程)、设备故障(如风机过载反馈),将故障代码存入 D100,供集中中心读取报警。

六、系统扩展与可靠性设计

  1. 冗余设计:关键通信链路(如主光纤)增加备用线路(无线 4G),避免单点故障导致通信中断。

  2. 防雷接地:大棚内传感器和 PLC 电源加装防雷模块,通信线屏蔽层单端接地,防止雷击损坏设备。

  3. 离线运行:若远程通信中断,PLC 自动切换为本地控制(按预设参数运行),通信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。

  4. 扩展能力:预留 I/O 点数和通信接口,方便后期增加大棚或设备(如增加物联网摄像头监控作物生长)。

总结

三菱 PLC 实现多蔬菜大棚集中管理的核心是:单大棚 PLC 本地化自动控制 + 远程通信传输数据 + 上位机集中监控。通过以太网 / 无线通信将分散的大棚数据汇总,结合 SCADA 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,既保证了单个大棚的稳定运行,又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的高效管控,适合现代农业园区的智能化升级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